本网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0817-8229182

7年举办全国性赛事19场 营山凭什么成为“中国小轮车之乡”?
2025-07-14 15:46
举报

7月5日清晨,南充市营山县BMX运动中心的沥青赛道在朝阳下泛着金属光泽。随着发令枪响,天津队选手李小刚如离弦之箭从8米高出发台俯冲而下,后轮卷起的气流掀动赛道旁的彩旗——2025年全国竞速小轮车锦标赛暨全国青年竞速小轮车锦标赛在此拉开战幕。这是这座川东北小城连续第8年承办国家级小轮车赛事,仅过去7年便已累计举办全国性小轮车赛事19场,成为中国小轮车运动版图上的“现象级”存在。

 从泥地赛道到奥运标准:小城的“破圈”之路

“2017年刚建成时还是泥土赛道,现在连出发台都有两套国际标准配置!”站在焕然一新的赛场边,营山县教体局局长何继东的语气里满是自豪。2017年,营山投资近7500万元建成BMX运动中心,首办全国BMX冠军赛总决赛、全国BMX锦标赛暨全国BMX青年锦标赛,从此与小轮车运动结下不解之缘。2024年,与国际接轨,赛道全面升级为沥青柔性路面,成为国内首个拥有双出发台的全天候专业竞速小轮车场地,吸引了国家队及甘肃、江苏、新疆、四川、浙江、广西、北京等十余支省、市专业队伍常年驻训。 

“营山的赛道比国外很多场地都要专业!”曾在巴黎奥运会创造中国自由式小轮车历史的“小孩姐”邓雅文,至今难忘在这里的训练时光。2024年,她的巨幅海报矗立在运动中心广场,成为年轻选手们合影的“精神图腾”。 


从5岁萌娃到奥运选手:全年龄段的“体育盛宴”

“加油!宝宝冲啊!”赛场旁,4岁女孩牛芷兮的母亲龚颖佳举着手机,记录女儿在营山泥地赛的“首秀”。这场国家级赛事的辐射效应早已超越专业竞技——2025年营山自行车系列赛事构建起覆盖国、省、市、县四级的赛事体系,参赛年龄从3岁萌娃延伸至成年选手,形成“全民参与、全龄共享”的体育生态。

在专业赛场,竞争同样激烈。来自重庆的6岁小将邹锦心在竞速赛中划出48.109秒的赛道最好成绩,他的偶像正是常年在此训练的天津冠阳俱乐部名将李冠阳。而看台上,市民魏秀英正带着9岁的儿子观看比赛:“现场看了好几年,以前只在电视上看,现在全国赛事就在家门口!孩子很感兴趣,他也很想学。”

 

四轮驱动育人才:小城的“体育经济学”

“政府搭台、学校育苗、专业训练、赛事历练”——营山独创的“四轮驱动”模式,正在结出硕果。2019年全县二十余名本土队员组成的小轮车队,年龄最小的仅9岁,却已在全省小轮车比赛中累计斩获22枚奖牌。18岁的营山姑娘熊钰香,正是从校园兴趣班起步,如今已是成年组竞速赛的卫冕季军。

赛事经济更激活了城市发展。2025年全国竞速小轮车比赛期间,县城一家酒店入住率达90%,特色美食“营山凉面”销量成倍增长。来自重庆的选手家长何女士直言:“每月来营山训练两天,几乎把美食都吃遍了,没想到这座小城这么有魅力!”


从“体育小城”到“运动之都”

当正午的烈日为赛道镀上金边,成年组决赛的欢呼声刺破云霄。四川小轮车队名将褚辰甫轩冲过终点线时,计时器定格在32.301秒——这是该赛道启用以来的最快纪录。看台上,21支队伍的省旗在微风中猎猎作响。

从泥地赛道到国际标准,从单项赛事到全龄参与,从体育名片到城市IP,营山正以小轮车为笔,在川东北大地上书写着“以赛兴城”的鲜活样本。正如四川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副主任吴丹所言:“这座小城的坚持,让我们看到了中国小众运动大众化的无限可能。”

网友评论
网友评论仅供其发表个人看法,并不表明我司立场
发表
推荐阅读
相  关  推  荐
换一换